投資理財之路 Part 2:爸爸給的第一桶金

還記得剛出社會沒多久,爸爸對我說:「工作賺錢後,要學會投資理財,光靠存錢是不夠的。」
於是他標了一個會,拿出40萬元當作我進入股票市場的啟動資金。

對當時的我來說,股票市場就像一片未知的海洋,懵懵懂懂地開始了人生第一筆投資:買進了開發金和聯電。
沒想到一買就漲,資產帳面增加的速度比存錢還快,讓我對「錢滾錢」產生了極大的信心。那段日子每次領到薪水,我都迫不及待地投入股市,一切似乎順風順水,讓我覺得自己未來一定可以靠投資致富。
然而,現實總是在你最得意時給你當頭棒喝。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而來,股價大幅下跌,我的資產也瞬間縮水。在驚慌失措中,我選擇了停損,忍痛賣出手中所有持股,告別了短暫又熱血的股票投資旅程。

🎯 後記思考
雖然那次經驗讓我一度對股市失去信心,但時間是最好的老師。
回頭來看,這不過是投資旅程中的一次挫折。
後來又陸續經歷了:雷曼兄弟、Covid-19等全球股災。

這些重大危機,無一不讓市場劇烈震盪,但也讓我深刻體會到:
只要堅持下去,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市場終究還是會上漲的,也讓我明白原來所謂的股災是財富重分配時候的道理。
投資的本質不是追逐短期的利潤,而是在時間中與波動共舞。
真正的回報,是給那些能夠穿越風暴、穩穩走完長路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