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理財之路Part 1:媽媽叫我跟會

剛出社會開始工作、拿到第一份薪水,媽媽第一句話就是:「要學會存錢,跟會利息很好,只要不要中途標走,留到最後就能拿到一筆錢。」
於是,我就聽媽媽的話,跟了同事的會,一個月繳1萬元。起初還覺得這樣每個月強迫儲蓄很不錯,也算是某種投資。

沒想到,還沒等到「最後一會」,這個會就倒了。原來那位同事起了太多會,以會養會,最後撐不住整個崩盤。我損失了錢,更重要的是,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理財,卻以「虧損」收場。

後來才知道,爸爸媽媽跟的幾個會也陸續倒了。很多人都因為跟會而受害——或許,是那個年代太多人的「理財方式」就是這樣。
我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該聽媽媽的話。但現在回頭看,我知道那不是媽媽的錯,她只是照著她當時相信的方法來教我理財。

其實,像「跟會」這樣的理財方式,完全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上。參加者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法律保障,全靠口頭約定與彼此信任。
在那個人情味濃厚的年代,這樣的方式或許還行得通。但隨著社會變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逐漸淡薄,這種靠信任驅動的理財方式,也跟著走入歷史。

這次經驗雖然痛,但卻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財務課。從此之後,我更想要搞懂,什麼才是能真正累積財富的方法。

文章來源:王禎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4qZsC2z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