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癌末妻子對先生的告白

內心有多少的掙扎與痛苦,一刀一刀的割著兩人,有尊嚴的活著,帶著美好離開是一門非常深的功課!下面是他們的故事~現在正在進行中

《不是放棄,是選擇好好地走下去》
這段日子,學會了一種心碎的方式:
不是突然的、不是崩潰式的,而是一種每天看著他痛、卻什麼也做不了的無力。
他是最熟悉的人。
以前脾氣急、愛講笑話、總說老了要天天去釣魚。
現在,他幾乎吃不下東西,發燒成了日常,半夜常常痛到醒來,甚至會用拳頭打床,像在和某種看不見的折磨搏鬥。
坐在旁邊,握著他的手,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多希望可以替他痛一點,把這些痛苦轉移分擔。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醫生說,止痛藥已經用到嗎啡了。可他還是在痛。
每加一針劑量,心就更重一點。
不是怕花錢,也不是怕麻煩,而是開始懷疑:這真的是他想要的「活法」嗎?
做過兩次療程——動脈灌藥、雙免疫治療。
該試的都試了,但身體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虛弱。

那天,很平靜地對他說:
「回鄉下吧。每天釣魚、曬太陽、做你喜歡的事。痛的時候就打止痛藥,該吃的藥還是吃。這樣過,雖然沒有治療進度,但日子還是你的,不是醫院的。」
其實說完這句話後,自己哭了。不是因為絕望,而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終於明白了:
家屬最難的,不是面對病情,而是學會尊重一個人「怎麼走下去」的選擇。
曾經以為堅強就是繼續治療,堅持到底。
但現在我覺得,有時候,真正的堅強,是放下那些「應該」,改問:「他快不快樂?他還像他自己嗎?」

不再住院,不代表放棄生命。
選擇回家,不代表等死。

想說的是:「不是放棄,是選擇讓他最後這段路」,活得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病人。
如果那個「人」,是最愛的人,那就該讓他有尊嚴、有自由、有選擇。
這不是容易的決定,但卻是最深的愛。
如果你也正在陪一個摯愛的人走過生命的關卡,
願你也有勇氣——不只是堅強,而是柔軟地陪他走完,用愛取代恐懼,用理解取代控制。

#故事依然繼續中

文章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HxvY5K6D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