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投資者的告白

回顧過去數十年的投資經歷,最嚴重的虧損,幾乎都發生在「盲從他人建議」的時候。
無論是財經專家的觀點、朋友的推薦,甚至是身邊看似很懂投資的人——
當時總以為他們一定比我專業,於是跟著操作。

然而,這些建議的背後,我往往並不清楚其邏輯基礎:
是基於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面訊號?
是設計為長期持有,還是短線交易?
結果,虧損的部位被迫變成「長期持有」,而獲利的標的則因過早賣出而錯失後續漲幅,長期下來自然形成「賺少虧多」的結果。

後來,我重新調整投資策略,將核心資產配置以基金與ETF為長期投資主軸,穩定累積報酬。
同時,將短期操作視為資產配置中的小比例倉位,選擇具有成長潛力或特殊機會的標的,並以小額資金參與,
不影響整體財務目標。

這樣的方式,不僅提升了資產增值的穩定性,也讓投資更有紀律與策略性。
我逐漸明白——投資的核心,不是追逐熱門,而是管理風險與持續累積。

文章來源:王禎鈺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4S6pT8f2ZQ/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