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戰 川普回任的一等大事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4985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川普若回任,美中經濟戰將成為首要關注議題。專家分析指出,川普可能重新考量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甚至強化美國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投資者需密切留意兩國間的經濟博弈,這將對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扭轉中國貿易威脅 共和黨將推終止「中國最惠國待遇」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4986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美國共和黨提出計劃終止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以遏制其經濟崛起。專家指出,若此政策通過,將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產生影響,進一步加劇兩國的貿易摩擦。未來中美貿易關係將充滿變數,投資者需持續關注政策進展。
川普或對陸加徵關稅 瑞銀調降陸2025年經濟增長率至4%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64/835070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瑞銀預測,川普可能加徵對中國的關稅,並因此調降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率至4%。專家認為,加稅將進一步壓縮中國企業的利潤空間,影響其出口競爭力。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投資者需保持警惕。
未來一周美股三大觀察變數 10月CPI、PPI將公布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35036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未來一周美股投資人將關注三大觀察變數,包括10月CPI、PPI數據的公布。專家指出,這些數據將影響市場對通膨和利率走勢的預期,進而影響美聯儲的政策決策。若數據顯示通膨持續放緩,市場可能對降息抱有更高期望。
市場估Fed降息趨保守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34956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日趨保守,投資者轉向低風險資產以應對潛在的波動。專家表示,雖然經濟放緩可能促使Fed採取降息政策,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將影響其決策。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美聯儲的言論和數據發布,以靈活調整投資組合。
日圓看貶 官方可能再度干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3480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日圓持續貶值,日本政府考慮進一步干預以穩定匯率。專家指出,日圓貶值可能對日本出口企業有利,但也增加進口成本。若官方進一步干預,可能會暫時支撐日圓,但長期匯率走勢仍取決於市場供需。

預期高關稅帶來搶運潮 航商全力備戰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3456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隨著高關稅政策的推行,航運業預期將出現搶運潮,航商加強運力以應對需求。專家指出,高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進出口成本,增加企業營運壓力。航運業將面臨運力調度的挑戰,但也可能因此受益於運輸需求的增加。
低薪辛酸/住新北月薪2萬9 看不到未來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34960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新北市低薪勞工月薪僅2萬9,生活壓力大,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專家指出,低薪問題反映出勞動市場的結構性困難,改善薪資結構和提升勞動力素質是關鍵。未來政府和企業需協力提升工資水平,改善低薪族的生活品質。
徵才薪資揭露門檻調至5萬 涵蓋九成職缺範圍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34958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徵才公告中的薪資揭露門檻將提高至5萬元,覆蓋約九成的職缺。專家指出,薪資揭露有助於勞工權益保障和薪資透明化,有望改善求職市場的資訊不對稱。此措施將促進薪資合理化,並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勞動市場。
薪資面議門檻擬提高 圖解低薪率M化、各行業低薪比率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34966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薪資面議的門檻擬提高,以期改善低薪問題。專家指出,薪資面議過低可能拉低全體薪資水平,特別是服務業和製造業。未來門檻調整將影響各行業的低薪比率,有助於縮小薪資差距,推動勞動市場公平。
保單強制執行沒錢治病 想留住醫療險理賠金有方法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34993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在保單強制執行下,部分勞工擔心無法保留醫療險理賠金用於治病。專家建議,採取適當的財務安排,例如設定特定帳戶或透過信託等方式,以確保醫療保障不受影響。保險局也提供了相關指引,協助保戶在法律框架內保護自身權益。

金融三業前九月賺近9000億登峰 全年會衝兆元大關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35076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金融三業在前九月累計獲利近9000億,創下新高。專家表示,若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全年有望突破兆元。隨著市場需求增加,金融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看好,但也需防範潛在風險,保持穩健的經營策略。
稅稅唸學堂/上完大夜班後純休息 沒出租沒炒房 國稅局還是不准他169萬重購退稅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834618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一位民眾因上夜班後沒有出租房產,卻遭國稅局拒絕169萬重購退稅申請。專家指出,這反映出國稅局對稅務政策的嚴格執行,建議納稅人充分了解退稅條件,避免因未達標而遭到拒絕。政府未來可考慮調整政策以適應民眾需求。
房市量縮 牽動稅收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834944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房市成交量縮減,導致稅收減少,對地方政府財政構成壓力。專家指出,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可能影響財政收入,政府需適時調整稅制,以確保財政穩定。未來若房市持續低迷,稅收政策可能面臨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