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灣保險亂象之有感而發|保險不是在沒得買的時候才搶買|法度女王專欄

保險不是在沒得買的時候才搶買!
保險不是在生病時才悔恨買太少!
保險不是好像沒買到會吃虧才買!

風險意識太弱、自認為自己還很健康不想花冤枉錢、害怕被保險業務員坑殺躲老遠、講到保費預算就砍砍砍的人….

說實話,真的要到飢餓行銷或關門效應,才來為難業務員的人,或拿著停賣議題狠掃一片的人…我真的很難苟同。

答案是什麼?

保險,就應該在不需要的時候買
保險,就應該優雅知性的思考選擇
保險,就應該按著生命需求做調整
保險,不應該這樣被驚嚇對待

壽險不是車險,它無法每年重新報價評估保費,因為人與車不同!車的零件很好換,人的零件好換?車子老舊可以換,人的身體能換?人的身體只會越來越老,風險只會越來越越高。以前收入有限時買的第一張正本實支實付往往已停售,一旦停售就無法增加額度。人會隨著經濟能力增加和年紀增長想增加醫療保障,所以才會加購第二張(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

保險公司在這些年經歷非健保給付醫療費用狂漲而連動損率漸高後,陸續拉高主約的投保要求,使得單獨購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成本增加很多,這早已使得許多經濟能力不足的人更無法承擔多家購買。

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拉高好嗎?

然而單一家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拉高到極限的作法並不一定是明智的,因為產險與壽險保障與保費關係結構並不同。產險費率計算公式是保額倍數拉大保費並非同比例拉高,反而是保障拉高很多保費卻相對便宜;人壽保險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卻往往是保障單位數拉高,保費會同比例拉高的幅度相當大。但就算保費繳很多倍,理賠金額也不能拿很多倍啊!所以單一公司賣很貴很高的額度,獲利的其實是保險公司並非保戶,所以客戶自然會分散到不同的保險公司做購買。而且各家壽險公司的產品結構都不同,每張保單也都有不同的限制,分散購買的作法是可以互補長短,也可以拉高保障,又可以不浪費保費。

政府之前限縮一個人只能三家實支實付醫療險的購買張數限額。今年竟然再次因為少數不肖同業及保戶的詐領事件,突然拿什麼「保險是損害填補原則不應拿來圖利」的理由,而冒然讓保險公司一日之間停售所有副本實支實付醫療險商品!!!驚嚇所有保險從業人員!又嚴格規定保險從業人員不得向保戶宣傳”停售”消息,然後卻允許新聞一直爆!反而讓客戶生氣業務員為何不提早告訴他們?!請問我有3000多個客戶分散在世界各地,保險都要事先打建議書、有3天審閱期要求、親晤親簽要求….我能夠通知誰怎麼做才是對的?我也只有24小時而已。

我想請問一下保險局

我想請問一下保險局,產險公司的車險保額保戶能每年依照經濟能力不同而增加保障,壽險的實支實付醫療險能嗎?不能!因為停賣的商品已是「死棋」根本動不了,壽險公司無法接受停售商品增購或提高保額!你不讓人民買第二家那怎麼辦?怎能面對不斷飆漲的醫療自費?

產險公司的車險財損實支實付保額拉高很多,但保費並不會漲很誇張,但壽險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會!只允許保戶只能買一家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配套措施出來了嗎?商品結構調整了嗎?!舊保單無法增購的問題解決了嗎?!

以前購買的商品額度不足,卻因為要加購但有體況時換成新商品,只能有一家正本的情況,舊保單必須解除契約才能加保其它家商品,但保險公司會要求體檢、調病歷,萬一被新投保的公司拒保的狀況怎麼辦?!

到底要怎麼辦?

孩子小時候父母幫忙買但額度很低,長大後自己想加買,但原商品已停售無法增購,或原商品的條款已不合時宜,但保費相當便宜解約很可惜那要怎麼辦?!

當年防疫政策突然鬆綁沒有跟防疫險理賠做配套措施,這事件害產險公司負債累累差點倒閉,好的賣樓抵債或是增資,遭的賣給外商經營權外移,產險業者辛苦一輩子的產業就這樣慘澹收場,這對他們公平嗎?但故事並非賠錢了事,而是要面對十數年的回補虧損。現象就是車險大漲,拒保風險高損率高的險種,也就是「全民買單」的意思,這樣還不夠痛嗎?

還有這些問題

再來講講幾度翻雲覆雨的未成年壽險保障問題,因為有極少數無良父母為詐保而殘害自己的小孩社會案件,保額限制從無限額降低到200萬,然後又被要求不能有壽險保障!然後又因為一個意外事件被罵而修改為61.5萬,然後它變成一個連臨時要加保旅平險購買時都不能的惡夢!然後的然後呢?然後保險業務員很可憐….停售不能講?客戶後知道不會罵業務?!不讓停賣變成恐慌銷售那為何要讓這種斷崖式狀況一直發生?不能做好所有配套方案再實施?

為何政府對於保險政策會這樣輕率?我們都希望保險政策能真正幫助台灣保險市場健全,要能在穩健獲利的情況下,為台灣這塊土地的良善人民帶來風險轉嫁的功能,而不是圖利財團或因民粹而讓保險倒退發展,但願台灣不要再出現這種亂象!!!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